第31章 阴差阳错-《系统逼我考科举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顾邵忙道不敢。

    “既然不敢,为何顾兄的言语前后不一,我又不是什么多嘴之人,问的也不是私密之事,顾兄大可不必对吴某如此警惕。”

    顾邵简直头大,这事他真是冤枉的很,因为压根就不是他做的,他自始至终都没有想过参加会试。

    “吴兄,此事我也有难言之隐,个中缘由,暂且不好明说,还请吴兄见谅。”

    见谅是不可能见谅的了,经过方才的事,吴澈心中多多少少对顾邵落了些埋怨。他觉得顾邵未免太过分了,耍心眼也不能这么明着耍的吧,这分明是把他当傻子待吧。

    两人都不是能在人前吵起来的人。既然话不投机,那就索性不说了。

    吴澈安安静静地喝酒,顾邵就安安静静地发呆。

    只是顾邵不找别人,总还是有别人寻到他跟前来的。这鹿鸣宴,一来是替新科举子庆贺,二来,也是让他们多结交几位同年。身为此次乡试的解元,顾邵理所当然地成为众人结交的对象。

    顾邵对这样的交际倒也还应付得过来,左不过就是说些大家都爱听的场面话罢了,说好话他可是信手拈来,嘴皮子一掀就是一大串,想都不用想的。

    是以没过多久,顾邵便跟几个人弄得有几分熟了,知道了名字,也知道了各自是哪里人。

    说了一会儿,里头有一个姓金的举人忽然道:“我听别人说,待会儿唱过《鹿鸣》之后,主考官还会亲自出题,让众人作诗切磋呢。”

    “此次的主考官,你是说翰林王大人?”

    “正是。”

    顾邵听了,暗暗摇头。这些文人,弄来弄去也不过就是这些把戏,怎么都不嫌烦呢?真是无聊至极。

    一时又有人道:“顾兄,待会儿咱们可就看着你大显身手了。”

    突然被点到名字,顾邵诚实道:“我是极不擅长作诗的。”

    “顾兄未免也太谦虚了,堂堂解元公不善作诗,谁信呢?”

    “就是,听说顾兄尊师乃是金坛县的文胜公,这文胜公的诗词,也是咱们江南一绝了。顾兄身为文胜公的亲传弟子,必定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。”

    顾邵讪笑。

    他觉得,这些人拍马屁的功夫也都不在他之下。只是顾邵却不敢应承得太快,而且,他也无心在这鹿鸣宴上显摆,“不瞒诸位,我确实不善诗词,先生教了我多遍,可我却天生少了几分灵性,于诗词一道上并无多少造诣。好在乡试不考诗赋,若是考得话,只怕……”

    “原来是这样。”众人也都听出了他的言外之意。既然顾邵都这样说了,便说明他真的不擅诗词。

    他们本来是过来想跟他结交的,见顾邵对诗词实在不感兴趣,便岔开这话不提了。

    吴澈也被围在里头,不过他对这些往来没有什么兴趣,听到顾邵说不善诗词的时候,也微微蹙眉了一下。

    读书人,怎么能不善诗赋?

    若当真是为了应试而读书,那岂能读出什么风骨来?不过这些话他也就只在心里想一想,以两人之前闹出的不愉快,吴澈还不至于去提醒什么。

    没过多久,赵府尹大人便领着几位乡试考官一同来了园子。赵府尹和王翰林走在前面,其余人都只缀在后头。

    歌《鹿鸣》诗后,果真如方才那位举子所言,赵府尹便请王翰林出了题。王翰林谦让了几次,两人彼此推诿,这出题一事还是落到了王翰林头上。

    王翰林略想片刻,便给众人出了一道题。

    顾邵在底下,一面听着,一面在心里细细地盘算着。

    上回金坛县文会,他为什么能压得过那些文人,还不是因为他马屁拍得足够顺溜?顾邵觉得拍马屁在任何时候都是通用的,可眼下关键的是,他并不想认真地去拍。方才被系统捉弄了之后,他便起了反心,就是不想让系统得逞。

    想来今日这样的喜宴,该是人人称颂的日子,那他们就反其道行之,给他们来个不如意的东西。想必那位王翰林看到了之后,便会对他彻底丧失兴趣了。

    这般想着,顾邵便更加嚣张了起来。

    别人都是一片恭维,独他反其道行之,写今日这番喜宴,觥筹交错,丝竹悦耳,却又有多少人能想到大齐疆域之下还有无数的穷苦百姓,又过得是什么艰难的日子。

    真正的朱门酒肉臭,路有冻死骨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