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甚至带着一丝极微弱的、非自然的能量衰减痕迹, 并非灵气, 更像是某种高度聚焦的动能残留。 “发射器的支架? 或者,凶手落地时,某个随身器械的偶然刮擦?” 江辰推测。 “可能性存在。” 宋安时没有肯定也没有否定, 她只是不知从哪儿摸出那把暗金色的戒尺。 这是她的S级天赋【清规戒尺】! 戒尺并未完全实体化,只是泛着一层微光。 她将戒尺小心地悬在那划痕上方, 尺身上的刻度微微亮起,似乎在进行某种测量和记录。 “长度约十七厘米,切入角七点三度。已记录。” 江辰看着她这操作, 觉得这戒尺功能真够多样的, 简直是个万能调查工具。 接着, 他们又走访了第二位死者孙强(健身教练)遇害的公共停车场角落, 第三位死者李娜(便利店店员)被发现的僻静公园长椅附近, 以及第四位死者周伟(八卦记者)暴毙的印刷厂后门。 过程大同小异。雨水和时间抹去了太多东西。 但在宋安时那把神奇的戒尺和江辰被眼镜增强的观察力下, 他们还是在一些极其不起眼的地方, 发现了一些共通的、微乎其微的痕迹, 同样的细微划痕,同样的高度和角度, 同样微弱的奇特动能残留, 甚至还在周伟死亡地点附近的一根高耸路灯灯罩顶部边缘, 一个几乎不会被注意的位置, 发现了一小片被某种粘性物质短暂附着后又脱落的极细微痕迹, 取样后分析出了一种常见的工业润滑剂成分。 “凶手习惯在高处。” 江辰站在路灯下,仰头看着那灯罩,雨水打湿了他的脸颊, “他喜欢从上面下手。安静,隐蔽,视野好。” “并且有洁癖,或者极其谨慎。” 宋安时补充,她正用戒尺对着灯罩上那片痕迹进行扫描, “所有痕迹都轻微到近乎意外,撤离干净利落。 这不是临时起意,是经过反复演练的。” 傍晚时分,雨势稍歇。 两人坐在车里,车窗起了一层薄雾。 宋安时在平板上调出所有现场的数据和痕迹扫描图,进行叠加分析。 “所有可疑划痕的高度、角度基本一致。 凶手身高推测在一米七五到一米八之间,习惯右手发力。 使用的工具,某种可以发射毒针、 可能带有微型稳定支架的装置,并且很可能具备一定的攀附或悬停能力, 才能如此轻松地抵达那些高处。” 宋安时看着屏幕上的模拟曲线,冷静地分析。 第(3/3)页